按照高等院校數控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結合數控雕銑機實驗系統的結構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
1)數控編程實驗。實踐證明,數控加工設備的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水平。高等院校機械專業的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有相當一部分從事數控機床的操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在本雕銑機實驗系統中,特開設數控代碼編程實驗。
本系統所用雕刻軟件具有自動編程和手動編程兩大功能。其中,手動編程支持常規G代碼、M代碼輸出,方便學生利用理論課所學內容進行編程實踐。軟件主界面設有仿真功能區,即采用計算機圖形學的手段,對加工走刀和零件切削過程進行模擬。在仿真過程中,學生還可從主界面的坐標顯示區實時地觀察刀具的坐標變化。使學生能預先看到雕刻過程,發現雕刻過程中的不足,有效預測數控加工和切削過程的可靠性。
2)雕刻加工實驗。數控雕銑機實驗系統按照工程使用要求設計,可完成美術字、小型電路板等的加工。在進行雕刻加工時,學生需掌握工件安裝、雕刻軟件參數設置、加工等重要環節的操作,該實驗可為學生提供從數控編程到數控加工的實踐訓練。
一系列參數設定之后,將編好的程序引入程序運行區,雕刻加工便可開始。學生在刀具運行過程中,可通過仿真功能區結合加工現場,實時地關注整個加工過程。遇到緊急情況,可按主界面的“急?!辨I,令加工暫停。
上一篇:教學型雕銑機的系統硬件設計
下一篇:一臺CNC雕銑機系統包括了什么?